楊筠松
憶昔當年楊救貧,此仙去后有誰人。
出去尋龍一身雨,回來跨鶴兩袖云。
地理圖中觀地理,天文機上會天文。
一杯餞別順天府,同昌山河樂太平。
楊筠松本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后因黃巢破京城,故離京出走,輾轉到贛南,以地理術行于世,民間稱楊救貧。
楊筠松一生致力于風水之術,堪輿選址。如今贛州的楊仙嶺,便有當年楊公堪輿風水的遺址和傳說,高聳的楊仙嶺是觀察贛州古城三條龍脈匯合的最佳點。楊仙嶺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吸引得走遍了中國萬水千山去尋找中華龍脈的風水宗師楊筠松在這里駐足,選擇了在楊仙嶺的峰巔之上潛心研修。
現今依舊是風水圣地的興國三僚,便是當年楊筠松和他的兩個弟子曾文辿和廖姓開基祖先廖瑀堪輿擇出的風水寶地,當時三人在這塊地上搭出“三潦”居住,三僚故此流傳下來。后來曾文辿定居三僚時,楊筠松特地為他擇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鉗記流傳至今,后曾氏家族人丁興盛,出了很多人才:
僚溪山水不易觀,四畔好山巒
甲上羅經山頂起,西北簾幕應
南方天馬水流東,仙客朝拜中
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職旺
今卜此地為爾居,代代拜皇都
初代錢糧不興大,只因丑戌相刑害
中年富貴發如雷,甲木水栽培
兔馬生人多富貴,犬子居翰位
今鉗此記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職顯
唐末時藩鎮割據,贛州(古時稱虔州)也被地方官員盧光稠占領,并割地稱王。在盧光稠的統治下,他將贛州城又擴建了,擴建贛州城時,便慕名聘請楊筠松弟子為他擇基筑城,后來野心膨脹,又懇求楊筠松為他擇一塊天子地。為盧王辦完事后,盧復問還有天子地否,楊筠松答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盧恐他姓再得天子地,便下毒殺楊筠松,楊察覺后逃走到于都藥口,毒發身亡,葬于藥口壩。
楊筠松傳承的風水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堪輿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筑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牌樓、橋梁、廟宇、宗祠、住宅及墳墓以及皇宮丘陵都烙有風水文化的痕跡,歷代楊公風水的弟子正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